新闻资讯 分类>>

星空体育网站入口漱石山房二三事

2024-03-17
浏览:
返回列表

  星空体育网站入口日本爱知县明治村博物馆展出的夏目漱石故居。明治村是对日本建筑风格和西方建筑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明治时代西式建筑、昭和初期的现代建筑进行移建、再现和保存的主题公园

  夏目漱石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国民作家之一,从明治四十年九月到大正五年的十二月,他去世前的这9年时间里,都居住在新宿早稻田南町七号的房子之中。这座房子也被人们称为“漱石山房”。这里距离漱石的诞生地喜久井町只有几个路口的距离。当时这栋房的房租是35日元,相当于今日的七八万日元。这个近1000平方米占地的区域中,建有200平方米的“和洋折中”(结合了日本和西洋文化的风格)的房间。摩登的洋风阳台为纯白色,这样的阳台在明治时期非常少见。漱石将最东边的房间用作书斋,而旁边有八畳大的客厅(畳,为基于“榻榻米”的面积单位),是他与门生每周相聚的“木曜会”。可惜的是,整个院落已都在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中烧尽。现在这片区域已被划为公园,园里有复原的洋风阳台和猫之塚。阳台周围种着芭蕉,以及漱石喜爱的研草,一种原产日本的耐寒植物。我们只能通过漱石的与后人的描述,想象山房的原初的模样。

  夏目漱石最小的,作家芥川龙之介在《漱石山房之秋》中有着这样的描述:“两枚相叠的座上,一位个子不高,发鬓半白的老人端然独坐。或飞笔疾书,或翻覆唐本的诗集。不知道哪里令人想起狮子。”

  漱石住进山房的时候,刚刚辞去东京帝国大学的教职,成为《朝日新闻》的专职作家。他通常早上九十点钟起床,在火钵上烤几片涂了白糖的面包配上红茶当早餐。吃过早餐后,便会伏案一直写到中午。下午他通常会为了转换心情,作几句汉诗,练几下能剧的谣曲,到矢来町的古道具铺自里寻一寻旧物,或是陪孩子们玩耍。晚餐则必有一碗汤,主菜两三道配上腌菜。每隔一日能吃一次鱼或肉。朝日新闻社里,职权最高的主编池边三月的月薪是270日元,经济新闻部部长松山哲堂为140日元,而夏目漱石则有200日元,算是破格之遇了。但即便如此,由于要抚养6个孩子,漱石的经济状况也并不算宽裕。“建一个家倒也不是什么一生的目的什么的,但若是哪天有钱了,总想着建一个自己的房子。”这个愿望终归没有实现,漱石一直居住于此交租到去世。

  尽管比起明治时期的其他居住在密不透风的“里长屋”中的作家,夏目漱石的境遇已经很好,但他对这个山房还是颇有嫌弃。他认为房子的墙壁常脱落,房顶漏雨,并且觉得不够敞亮。“我不是因为喜欢这个家,喜欢在这么脏这么暗的地方住着才住在这里的,而实在是迫不得已。”但在这些“迫不得已”之中,他最为得意的还是自己的书斋。书斋中有瓦斯暖炉、屏风、当时十分稀奇的玻璃窗、垒满英文书籍的书架、明月禅师的“无弦琴”的匾额,以及在这上面诞生了诸多名作的紫檀木桌。按照芥川龙之介的描述,木桌上“砚台和笔插,纸绢和字帖一类,以令人惊异的整齐摆放着”。《三四郎》、《心》、《明暗》都是在这里写成。用的纸,则是由装帧家桥口五叶专门设计的,抬头处画龙,写着“漱石山房”的原稿用纸。按照漱石在一次采访中的回答,他既不会一气呵成写好几章,也不能一歇气一张都不写。最好的写作节奏就是一天写上一章,花三四个小时。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时刻:从早到晚都坐在紫檀桌前,却什么也写不出。

  漱石在英国留学期间落下了神经衰弱的毛病,并且时不时地发作,在后期发展成了抑郁症,因而很怕被人打扰。一次某社记者前来来访,漱石虽在书斋,却让妻子夏目镜子告知记者自己不在。但这记者听闻后仍不走,在玄关站着,夏目镜子无奈便又回书斋告诉了漱石。漱石一气之下自己冲到玄关,对着记者大喊:“说了不在就是不在!”在他神经衰弱发病时,这样的轶事层出不穷。但在心中,漱石一直都是那个“无论说什么都会被理解,即便是批评也不会乱加指责的”的好老师。

  随着名声渐大,想要拜会夏目漱石的访客越来越多。正在漱石为“没法踏实创作”而烦恼时,漱石的铃木三重吉提出一个建议,改每周四的15点之后为会客日,以说文会友。于是1906年开始,每周四的文人集会便会在漱石这八畳大的客厅里举行。那时正值漱石第一部作品《我是猫》上篇出版并大卖,夏目家经济上还算宽裕,因而有时会从神乐坂一家叫川铁的店叫火锅招待大家。这或许有些像时期林徽因家“太太的客厅”,那个聚集了梁思成、徐志摩、冰心等时期精英诗人艺术家的林家沙龙,只不过漱石的客厅没有“温软的沙发”或是“法式的长窗”。根据芥川龙之介的描述,“从玻璃的窗子窥向客厅里面观望,有漏雨后的水痕,老鼠啃出的洞穴,以及用白纸糊的天花板上的斑斑印迹。房间里铺着红色的五羽鹤纹的毯,便看不大出灯芯草席的新旧了”。漱石同来客一并席地而坐,围着几个火盆取暖说文。

  集会的常客,包括主编《杜鹃杂志》的高滨虚子,有“漱石四大”之称的哲学家安倍能成、小说家森田草平、评论家小宫丰隆、小说家铃木重三吉,也包括日后中最为闻名的小说家芥川龙之介。1915年他第一次拜访漱石时,只有23岁。芥川这样形容他见到漱石之后的第一印象:“好像被催眠了一般,如果这个说(某个作品)不好,不管是怎样的杰作我都会相信这是一部不佳的作品。应该说像是有一种人格磁场一样,不停的放射着。”漱石在读过芥川的《鼻》之后交口称赞,但在之后给芥川和久米正雄的信中,他的措辞显得更加谨慎:“你们是意图开启新时代的作家吧。我对你们,也是带着这样的期待的。但是,绝不能莫名的着急。要像牛一样,恬不知耻地前进才是最重要的。”不过漱石和芥川的缘分并不长,自初次相会后仅隔一年,漱石便因胃溃疡去世了。

  漱石去世后,文人志士的集会并没有就此结束。由于漱石的忌日是12月9日,们便将每月9日定为相聚的日子,名为“九日会”。大家依然聚于漱石的客厅,惦念先生,吃喝叙旧,一饮而欢。夏目镜子很喜欢热闹,每次们来都特别欢喜。次年正月,有过元旦和“九日会”相隔9天连聚两次的事。据内田百闻所记,不记得是这两次里的哪次,镜子又叫了神乐坂川铁家的相鸭锅招待大伙。所谓相鸭,是一种野生鸭子和家鸭杂交的品种。虽然与会的只有10人,却将一桌席吃得精光。内田称,那次简直是吃到气都喘不上的程度才回到家。而后他听闻这一桌席竟然吃了一百余日元(大抵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日元,合近万元人民币),吓得胆都快破了。

  漱石爱猫人尽皆知。其成名作,《我是猫》中那只通晓人情,学贯东西的哲学猫,大概是很多人所了解的第一个漱石笔下的形象。作品以猫为第一人称视角,察遍人生百态。全书第一话是这样开始的:“咱家是猫。还没有名字。到底是哪里生的,完全搞不清。”

  作品中猫的原型,是漱石英国留学回国之后便养起来的老猫,本是只野黑猫,不知怎么就栖到了漱石家里。同漱石从千駄木的家,搬到西片町,再到挪到这座山房中去世,一共37载。据漱石的妻子夏目镜子叙述,老猫去世的前一段日子,跟其他猫一样,经常悄然无声的从家中消失,不知道踱到哪里去,晚上又会回来。有一天觉得他好像又不见了之后,突然发现他已经再灶台上躺着,全身硬邦邦的。于是漱石将他装进了一个柑橘箱子,在书斋一旁的樱花树下埋了,他在一块小墓碑上写:猫之塚。在此之后每年9月13日的祭日之时,都会祭拜这只猫。夏目镜子其实并不大喜欢猫,这在漱石之子夏目伸六的散文中有所记述,但夏目相信是这只猫的恩典才让他的主人写出《我是猫》而一举成名的,因而猫死后也格外认真地对待。

  一开始这猫之塚,只是用四五块石头胡乱堆放起的石堆,在破茶碗装上水,就算是供上了。直到猫的十三回忌日时,夏目的家人提议要建一个供养塔,漱石的儿媳松冈让翻遍了国宝文物的照片集,学着奈良的十三重古塔,画了张草图,精心找来伞形的“笠石”一块一块地垒,这才有了这座猫之塚“九重塔”。不巧3年后突遇关东大地震,好不容易垒好的塔又要重来。修复好之后不几日,又遇东京大空袭。漱石山房从里到外全都烧尽了,猫塚的石头塔也难以幸免。“石塔的各个笠石,影都不见的被大火烧尽,留下一些火山喷发过后样的小石子。”昭和二十八年,也就是1953年,猫塚在漱石公园重建。从外表上看只是几块不起眼的石子,却非常大动干戈。漱石的遗族都参列了复建落成式,想起回到旧家舀水上供的情状,都非常怀念。

  漱石爱酒也爱美食。居住在千駄木时,他曾因吃太多果酱而被医生禁食;饼干、点心、蜂斗菜蘸白糖也是漱石心头所爱,经常因为食用太多而被妻子夏目镜子批评。直到弥留之际,他最后的愿望都是“想吃点东西”。在家人喂了他一勺葡萄酒之后,“好喝”竟成了他最后的遗言。小说《我是猫》中,猫也是喝了啤酒之后一不小心滑进水缸里淹死的,冥冥之中像是有某种暗合。在夏目坂的十字路口,那家漱石经常光顾的酒铺子“小仓屋”还在营业。

  就在今年3月,新宿区在漱石山房原址建设夏目漱石纪念馆的计划正式出台,关于建设的调查工作已经做了将近5年。纪念馆预计在夏目漱石诞生150周年的2017年落成。届时纪念馆内将会恢复漱石山房的原貌。按照现在的概念草图,山房外的整个空间被现代结构的玻璃建筑罩着,阳光会洒落在白色的阳台与起伏的研草上。重建的山房试图重现明治时期的空气,让旅客感受到漱石飞笔疾书的磁场与气动。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三联生活周刊 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杂志。

  三联生活新媒体整合旗下三联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三联中读APP),秉承倡导品质生活的理念,提供优质新媒体内容与服务。

搜索